隐患排查计划清单(安全管理)
- 2023-02-21
- 访问量:1089
- 中原商
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隐患排查清单(安全管理) | ||||||
序号 | 排查项目 | 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 | 频次 | |||
年 | 季 | 月 | 天 | |||
1 | 资质证照 | 有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具备企业法人资格 | √ | |||
2 | 管理机构或人员 | 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 √ | |||
3 | 安全生产责任制 | 有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 √ | |||
4 | 安全生产会议 | 明确安全会议频次、内容、参加人员等,并形成会议记录 | √ | |||
安全生产投入 | 安全生产资金投入纳入年度生产经营计划和财务预算,明确资金投入标准、程序、用途等内容 | √ | ||||
6 | 工伤保险 |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 √ | |||
7 |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 有安全培训制度文件,明确教育培训频次、学时、内容、考核等内容。 | √ | |||
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对在岗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再教育培训活动。 | √ | |||||
健全安全教育培训档案,包括:教材、记录表、考核试卷等。 | √ | |||||
新进从业人员、离岗6个月以上或者换岗从业人员,以及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的从业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培训不少于24学时。 | √ | |||||
8 | 劳动防护用品管理 | 有制度文件,明确采购、验收、保管、发放、报废等内容,有发放记录。 | √ | |||
采购选用具备相应资质企业的特种劳动防护产品,有安全标志或经法定认证材料。 | √ | |||||
9 | 安全设施和设备 | 有制度文件,明确设备安装、维护、保养、监测等内容。 | √ | |||
有安全设施和设备档案材料,包括设备登记表、合格证等相关内容。 | √ | |||||
有维护、保养、定期监测的记录台帐和资料证明。 | √ | |||||
10 | 安全生产检查 | 明确检查频次、时间、内容、责任人等,覆盖所有作业场所、设备设施、人员和相关生产经营活动。 | √ | |||
包括日常检查、定期检查、专业检查和综合检查。各类检查制定安全检查表。 | √ | |||||
所有检查均应保持纪录,准确记录检查时间、人员及检查情况。 | √ | |||||
11 |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 明确隐患排查治理程序、措施、责任人员等。 | √ | |||
有隐患整改台帐、通知单、验收单等相关记录、证明材料。 | √ | |||||
12 | 安全生产奖惩 | 明确考核办法,奖惩标准,并有相关记录。 | √ | |||
13 | 事故管理 | 明确事故报告、调查处理等相关内容。 | √ | |||
建立事故档案,对发生的事故相关文件资料整理保存。 | √ | |||||
14 | 应急管理 | 有安全生产事故综合预案、专项预案,经过评审,符合《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19002)要求 | √ | |||
应急预案经专家评审或论证,有相关记录, | √ | |||||
制定年度应急演练计划,每半年至少开展1次应急演练活动,有相关记录材料。 | √ | |||||
配备相应的应急救援器材及装备,有清单。 | √ | |||||
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有成立文件、相关记录。 | √ | |||||
15 | 安全生产风险管控 | 明确工作机制、责任、措施等内容。 | √ | |||
定期开展安全生产风险排查,充分识别生产活动中的风险、隐患,确定登记、防控措施。 | √ | |||||
对风险点进行公告警示,并制作专门的岗位风险告知卡。 | √ | |||||
16 | 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 建立覆盖所有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清晰明确,符合实际和技术标准要求。 | √ | |||
通过培训、张贴等形式,对安全操作规程进行告知。 | √ | |||||
从业人员熟练掌握,落实规程要求 | √ | |||||
17 |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 | 明确特种作业人员资格、培训等要求。 | √ | |||
特种作业人员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并且有效。 | √ | |||||
19 | 从业人员操作行为 | 企业作业活动的负责人应严格按照规定要求科学指挥;作业人员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不违章作业,不违反劳动纪律。 | √ | |||
企业作业人员在进行1)动火作业;2)特种设备操作(叉车、铲车、拆车机等);3)用电高低压作业;4)设备检修作业等作业活动时,应持相应的作业许可证作业。 | √ | |||||
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并督促、指导劳动者按照使用规则正确佩戴、使用,不得发放钱物替代发放职业病防护用品。用人单位应当对职业病防护用品进行经常性的维护、保养,确保防护用品有效,不得使用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或者已经失效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生产经营单位接收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学生实习的,应当对实习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供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 | √ | |||||
20 | 消防安全 | 消防安全标志的设置情况和完好、有效。 | √ | |||
办公场所、停车场地、油液抽排放区和暂存区、易燃易爆物品区要按需和性质配置对应的消防器材(灭火器、消防沙、消防池等)。配电房要配置气体灭火器,根据面积大小配置。 | √ | |||||
不得埋压、圈占、遮挡消火栓或者占用防火间距,不得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 | √ | |||||
21 | 消防系统 | 消防产品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没有国家标准的,必须符合行业标准。禁止使用不合格的消防产品以及国家明令淘汰的消防产品。 | √ | |||
禁止在易燃易爆的场所吸烟和使用明火。必须需要使用明火作业的,应当采取相应的消防安全措施,或者用等离子切割机替代;作业人员应当遵守消防安全规定。 | √ | |||||
进行电焊、气焊等具有火灾危险作业的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遵守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 √ |
- 上一篇:场地区域风险辨识管控清单
- 下一篇:隐患排查计划清单(设备场地)(一)